“融入現(xiàn)代生活——非遺正青春!”6月14日非遺活動進江寧
2025年6月14日,由南京市江寧區(qū)文化和旅游局主辦,江寧區(qū)非遺保護中心、江寧區(qū)非遺展示館承辦的“融入現(xiàn)代生活—— 非遺正青春”非遺展示展演體驗活動在南京市江寧區(qū)民俗博物館舉行。本次活動匯集民族舞、古琴、詩詞、書畫、茶文化、剪紙等中國非遺特色環(huán)節(jié),打造沉浸式非遺體驗場景,讓千年文脈在荷風柳韻中煥發(fā)新生。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雅樂歌舞集——裙裾翩躚舞非遺,詩“琴”畫意展文化
風影移動,荷葉舒展。當江寧非遺《蕩湖船》的樂聲響起,采蓮時節(jié)的歡歌笑語在岸邊重現(xiàn),一場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翩然啟幕。江南民族舞《蓮池月夜》《繡》隨后登場,用“荷花”、“繡娘”等江寧當?shù)氐娜宋摹⒆匀粸橹黝},與江寧民俗博物館門前的荷塘水色相映成趣。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更有湖心亭畔,金陵琴派傳承人倪飛端坐其間,她指尖流淌出的古曲,盡顯金陵琴派儒雅超然又嚴謹規(guī)范之風。非遺傳承人張光仙現(xiàn)場倚荷作畫,揮毫潑墨間,蓮花綻放于宣紙上,暗香浮動。舞蹈、古琴、書畫,三者在山水之間達成絕妙平衡,既蘊含非遺特色的厚重底蘊又富有文人雅士的詩意。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茶中品詩畫——文墨茶香沁心脾,書藏畫現(xiàn)古今意
踏入江寧民俗博物館館內(nèi),飛花令起,眾人以荷為媒,詩詞如珠玉般在人群中流轉(zhuǎn)?!敖犹焐徣~無窮碧”“江南可采蓮,蓮葉何田田”,一句句詠荷詩篇,承載著千年文脈,與縈繞鼻尖的荷香纏綿交織,譜寫夏日雅集的動人樂章。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移步至茶席,茶藝老師王蓓蓓素手翻飛,杯盞相合間江寧非遺雨花茶的芬芳飄溢而出。與此同時,非遺傳承人張光仙即興展示筆走龍蛇的絕技,在素白旗袍上留下國色芳華。筆鋒游走處,神韻自然天成。這一刻,時光仿佛停駐,只余茶香、詩韻與書畫意,訴說著中國人骨子里的風雅。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旗袍剪紙秀——錦袍華彩步生光,素剪精工韻繞梁
蓮池水榭上,一場視覺與文化的盛宴悄然開場。模特們身穿旗袍,手持非遺剪紙藝術(shù)作品,邁著優(yōu)雅步伐款款而來。旗袍秀與非遺剪紙展示的巧妙結(jié)合,恰似雙璧合攏,將中華國粹的魅力凝聚一堂,以風華絕代之姿,向世人展現(xiàn)東方美學(xué)的深厚底蘊,讓傳承千年的技藝在現(xiàn)代舞臺上煥發(fā)出不朽的光芒。
/strip/ignore-error/1|imageslim"/>
這是一場荷塘畔的非遺盛宴,這是一場古村落的時空對話,這是一場鄉(xiāng)村振興的非遺實踐,這是對歷史的回響,更是向世界的宣言——非遺從未老去,非遺正青春!它活在當代生活的每一曲歌舞、每一絲琴音、每一句詩詞、每一篇畫卷、每一縷茶香、每一件華裳、每一抹荷色中,等待更多人續(xù)寫篇章!
校對 石偉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